基础医学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

    马军;杨静;王清;平继花;戴馨;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于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DR疾病靶点,并绘制药物和DR交集靶点的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运用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选取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BDock2工具对药物核心成分与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含有20种有效成分和247个靶点;DR疾病靶点1392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110个;GO和KEGG分析提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DR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与AGE-RAGE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药物核心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与DR靶点IL-6、TNF、IL-1β、CASP3、MMP-9和BCL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在DR的治疗中发挥着复杂的作用,这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

    2025年03期 v.37;No.14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临床医学

  • TROPIS改良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比较

    李谦;叶道冰;杜荣云;

    目的 比较TROPIS改良挂线法与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93例,将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的4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4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创口疼痛及创面出血评分、肛门括约功能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创口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Wexner大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法比较,TROPIS改良挂线法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面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疼痛及出血,并且对肛门括约功能损伤小。

    2025年03期 v.37;No.143 7-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 阿扎胞苷单药联合其他化合物组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的效果分析

    黄磊;唐莉;史宁宁;

    目的 探讨阿扎胞苷(AZA)单药联合其他化合物组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MDS)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MDS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AZA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AZA单药联合其他化合物组合治疗。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P>0.05。结论 MDS患者在AZA单药基础上联合其他化合物组合进行治疗,不仅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而且可改善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25年03期 v.37;No.143 11-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牙周联合治疗对龈下型前磨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的疗效

    陈静;牟晓明;杨晓晓;李兵;林静;杨兴华;

    目的 观察比较牙周联合治疗与排龈后直接治疗对龈下型前磨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2例患者的265颗上下颌前磨牙,所有患牙均为颈部非龋性局部缺损且患有牙周疾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牙的病变波及牙髓均同时进行根管治疗后,观察组采用牙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排龈后直接治疗。观察比较24个月后两组牙龈出血、牙槽骨丧失程度及临床成功率(包括继发龋、牙折、充填体脱落、牙髓炎等)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牙龈出血阳性率为3%,牙槽唇侧骨丧失为(2.41±0.86)mm,临床成功率为98.2%;对照组牙龈出血阳性率为50.98%,牙槽唇侧骨丧失为(2.92±0.78)mm,临床成功率为76.5%。两组临床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龈下型前磨牙非龋性缺损患者采用牙周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牙周炎症,减少骨丧失。

    2025年03期 v.37;No.14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衰弱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付民;赵晓东;杨淑娜;李志煜;王桂丽;陈华永;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衰弱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术前衰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椎管内麻醉组(观察组,60例)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评分(MMSE)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1天、2天、3天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术后1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术前衰弱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可减轻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25年03期 v.37;No.14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临床应用浅表超声辅助灌肠治疗肠套叠患儿疗效及复位成功率观察

    郑路;郭锦涛;陈名;

    目的 观察肠套叠患儿应用浅表超声辅助灌肠治疗的复位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观察组65例给予浅表超声辅助灌肠。观察两组灌肠复位治疗相关指标、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位耗时、大便隐血消失、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P<0.05。结论 对肠套叠患儿实施浅表超声辅助灌肠治疗可缩短复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

    2025年03期 v.37;No.143 21-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MRI动态增强成像联合LMR水平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侯继文;杨英群;李新;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联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148例乳腺肿块患者,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良性组(86例)和恶性组(62例)两类。比较两组DCE-MR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LMR水平及二者与恶性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的诊断结果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ADC、LMR水平均低于良性组(P<0.05)。DCE-MRI、LMR水平联合检测的准确度(93.24%)、灵敏度(96.77%)、阴性预测值(97.50%)高于DCE-MRI(83.78%、72.58%、82.29%)、LMR水平(83.11%、69.35%、80.81%)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的漏诊率(3.23%)低于单独检测(27.42%、30.65%)(P<0.05)。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中DCE-MRI诊断为乳腺恶性病变比例高于良性病变;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程度患者中,DCE-MRI、LMR水平诊断为乳腺恶性病变占比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5)。结论 DCE-MRI参数与LMR水平随着肿瘤良恶性质及患者临床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地诊断乳腺病变患者的良恶性质。

    2025年03期 v.37;No.143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研究窄带成像放大胃镜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作用

    刘永方;伊涛;许凤云;祝桂强;

    目的 研究并分析窄带成像(NBI)及放大内镜(ME)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做机会性筛查胃镜检查的患者,针对白光内镜发现食管、胃黏膜发红、糜烂,考虑早期癌或癌前期病变的患者,行NBI-ME检查,并采集活检样本行病理检查,NBI-ME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于符合黏膜下剥离术(ESD)指征的患者,实施ESD治疗,将术后病理结果再次与NBIME结果对比分析,以验证放大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价值。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NBI-ME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59例NBI-ME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中50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4例病理诊断为黏膜内癌,1例病理诊断为低分化癌,4例病理诊断为炎症改变。在50例被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中,有35例在我院接受了ESD治疗,术后病理标本的检查结果与NBI-ME诊断完全一致,切缘阴性,达到治愈性切除(P<0.05)。结论 NBI-ME有利于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并帮助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37;No.14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张健;王晓英;

    目的 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本院确诊的88例SFTS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50)、重症组(n=26)及危重症组(=1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早期实验室指标及基线特征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比较,P<0.05。AST、Cr、ALT、LDH、WBC、PLT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除PLT、WBC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外,其余变量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CR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及年龄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LT、WBC、AST、Cr、ALT及LDH和SFT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成为预测SFT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025年03期 v.37;No.143 32-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 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王静;秦小瑞;刘洪伟;

    目的 分析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均接受腮腺切除术治疗,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在腮腺中的位置等资料,探究影响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80例患者术后共9例(11.25%)发生并发症,均为暂时性面瘫。单因素分析表明,面神经游离、肿瘤部位、翻瓣方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进一步显示:面神经游离(OR=8.923,95%CI=1.970-40.424)、肿瘤在耳前(OR=10.306,95%CI=1.960-54.197)、翻瓣未保留筋膜(OR=7.467,95%CI=1.669-33.412)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面神经游离、肿瘤位于耳前及翻瓣未保留筋膜是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2025年03期 v.37;No.14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调节性T细胞对预后的影响

    彭晓瑞;方玉玲;胡艳松;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调节性T细胞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98例,按照患儿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组36例,比较两组的调节性T细胞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98例患儿,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体温≥37.5℃例数、黄疸例数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CD_4~+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Treg、Treg/CD_4~+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温≥37.5℃、黄疸、CD_4~+水平与患儿预后呈负相关,Treg、Treg/CD_4~+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诊断结果表明,CD_4~+、Treg、Treg/CD_4~+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806、0.881、0.914。结论 调节性T细胞水平可以预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预后水平。

    2025年03期 v.37;No.14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核心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牛巧玲;赵剑锋;齐结结;曾凡朕;王志勇;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4例AS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均干预8周。干预后对比两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社交反应量表(SRS)、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及睡眠参数。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ATEC、SRS、CSHQ评分及多数CSHQ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SHQ中睡眠伴随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维度评分比较,P>0.05。睡眠参数方面,观察组入睡潜伏期、夜间及总清醒时间更短,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更高(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可改善ASD患儿核心症状与睡眠质量。

    2025年03期 v.37;No.143 42-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祖国医学

  • 揿针穴位埋针法配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法对卒中后便秘的干预效果

    杨丽芬;

    目的 探究揿针穴位埋针法配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法对卒中后便秘的干预价值。方法 将159例于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诊治的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针组、穴位敷贴组、联合组,每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分别实施揿针穴位埋针法、大黄粉穴位贴敷法、揿针穴位埋针法+大黄粉穴位贴敷法。比较三组干预效果、便秘程度、便秘相关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结果 联合组干预优良率高于穴位埋针组及穴位敷贴组(P均<0.05);干预后,联合组临床评分量表(CS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更低(P均<0.05);联合组便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穴位埋针组及穴位敷贴组(P均<0.05);干预后,联合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更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更高(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揿针穴位埋针法配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法能提高卒中后便秘的干预效果,促进便秘症状改善,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3期 v.37;No.143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消脂降浊胶囊对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

    王丽艳;曹莹;邬宜君;刘金玲;

    目的 探讨消脂降浊胶囊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痰热郁阻型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肥胖T2DM(痰热郁阻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置,对照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加用司美格鲁肽,观察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加用消脂降浊胶囊和司美格鲁肽,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内脏脂肪面积]及Hcy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FPG、FINS、2hPG、HbA1c及HOMA-IR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BMI、腰围及内脏脂肪面积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Hcy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结论 消脂降浊胶囊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肥胖T2DM(痰热郁阻型)有较好的疗效。

    2025年03期 v.37;No.143 51-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 基于“心主血脉”理论的炙甘草汤在糖尿病足的应用

    张慢;陈焱;谢适云;

    目的 探讨基于"心主血脉"理论的炙甘草汤在糖尿病足的应用。方法 选取临床治疗的糖尿病足Wagner1级患者9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基于“心主血脉”理论的炙甘草汤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TyG指数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NLR、PLR、TyG水平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0.05。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 基于“心主血脉”理论的炙甘草汤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足患者NLR、PLR、TyG表达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2025年03期 v.37;No.143 55-5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护理医学

  • 亚专业化护理模式改善呼吸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状态的价值探讨

    李春红;

    目的 分析亚专业化护理模式对改善呼吸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状态的影响,观察其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呼吸科重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亚专业化护理模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呼吸科重症患者实施亚专业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肠内营养状态和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5年03期 v.37;No.143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调查报告

  • 子痫前期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大通;李绅;赵涛;孙梅玲;

    目的 应用CiteSpace、VOSviewer和GEO数据库对子痫前期(PE)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关键节点及趋势进行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提供研究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1991年1月—2024年4月),采用CiteSpace6.1.R6、5.7.R5(64-bit)及VOSviewer1.6.19分析文献网络(文献、关键词、国家、作者、机构等)。从GEO数据库选取GSE75010胎盘芯片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纳入1 939篇文献,1991—2024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研究关注度持续增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分别为:中国、复旦大学、Karumanchi S Ananth、《PLACENTA》。关键词和共被引文献分析识别出12个和13个聚类。GSE75010分析获得3885个PE胎盘差异基因,KEGG分析富集122条信号通路。结论PE涉及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PE相关通路,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7;No.143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川西南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抗幽门螺杆菌规范治疗疗效分析

    张富东;李佳佳;朱灿;朱敏凤;杨璐;周萍;陈丽;

    目的 分析川西南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抗幽门螺旋杆菌(Hp)规范治疗情况,为本地区制定抗Hp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川西南地区2023年1—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抗Hp治疗不合理使用情况原因,同时将162例规范治疗患者分为A1组(三联疗法治疗7天)、A2组(三联疗法治疗14天)、B1组(三联+铋剂四联疗法治疗7天)、B2组(三联+铋剂四联疗法治疗14天);C组(序贯疗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治疗方案分析A1、A2、B1、B2、C五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6.67%、71.88%、93.33%、93.75%和64.52%;按意向性治疗分析A1、A2、B1、B2、C五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2.57%、61.76%、90.32%、90.91%和62.50%。按方案治疗分析A1、A2、B1、B2、C五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66.67%、62.50%、93.10%、96.67%和64.29%;按意向性治疗分析A1、A2、B1、B2、C五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62.50%、44.12%、87.10%、87.88%和56.25%。B1和B2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Hp根除率明显高于A1、A2和C组(P<0.001);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与白介素-10(IL-10)含量分别低于治疗前(P<0.001),CRP、IL-10与Hp阳性呈正相关性;B1和B2组ALT、AST与A1、A2、和C组治疗后相比有下降(P>0.05),CREA则呈明显升高(P<0.0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川西南地区范围内,加铋剂的四联疗法更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及根除Hp感染,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且14天疗程更为理想。

    2025年03期 v.37;No.14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2022—2024年某三甲肿瘤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使用趋势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李凤玲;吴琼;

    目的 分析某三甲肿瘤医院2022-2024年抗肿瘤靶向药物使用趋势及药物经济学指标,为临床合理用药优化及医保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取医院信息系统(HIS)2022年1月—2024年12月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使用数据,分析抗肿瘤靶向药物种类、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B/A)等指标。结果 2022—2024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增长幅度呈上升趋势,其中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靶向药物表现尤为突出;但DDC下降有限,且多数药物的B/A值>1,提示药物成本与使用频率的匹配性欠佳。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在销售金额、DDDs排序中持续位居前位;西妥昔单抗与泽贝妥单抗DDC较高,经济性表现较差。结论 抗肿瘤靶向药物在临床使用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药物经济性仍有待提升。部分高值靶向药物对患者经济负担影响显著,建议通过完善医保报销政策、强化临床用药合理性评估、探索可及性替代治疗方案等多维度措施,实现治疗效果与医疗成本的动态平衡。

    2025年03期 v.37;No.143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烟台市某区2023—2024年恶性肿瘤发病流行病学分析

    汪洁;王东海;李振;秦宏展;尹巧云;

    目的 分析烟台市某区2023—2024年恶性肿瘤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防治策略制定及医防融合探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2024年恶性肿瘤发病监测数据,基于ICD-10编码分类,统计分析总体发病率、类别发病率、发病顺位及年龄构成等。结果 2023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618.83/10万,发病前十位为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直肠癌、甲状腺癌、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2024年粗发病率623.22/10万,前十位调整为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直肠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白血病、前列腺癌、肾癌,两年总体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部分肿瘤存在性别特异性高发(如胃癌、肝癌男性为主;乳腺癌、甲状腺癌女性为主)。粗发病构成比随年龄增长上升,65~70岁达峰值,高龄段略有下降但仍维持高位。镇街分布显示:2023年登州、蓬莱阁街道高发;2024年新增新港街道高发,紫荆山、南王及周边镇低发。结论 两年粗发病率基本平稳且处于高位,前五位均为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直肠癌;存在性别及镇街差异。肺癌等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威胁显著,需完善监测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进综合防控及医防融合。

    2025年03期 v.37;No.143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山东省介入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丁秀明;于梦飞;刘真;

    目的 调查山东省介入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16地市公立医院的218名介入专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工作投入量表、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评估量表、反思性实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介入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条目均分(4.37±0.51)分,与其工作投入得分、批判性思维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介入护理专业认同度、工作投入和批判性思维是介入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山东省介入专科护士反思性实践处于较高水平。管理者应积极对护士开展反思性实践的学习与培训,促进护士个体发展,提升介入护理质量。

    2025年03期 v.37;No.143 82-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综述

  • 植物凝集素——一种具有多靶点抗肿瘤潜力的天然药物

    孔淑;邢乾乾;刘春杰;

    <正>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85个国家的死亡病例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癌症相关的死因仍位居高位~([1])。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越来越多合成类化疗药物的使用,化疗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其中最为严峻的问题是化疗的耐药性以及化疗过程伴随的副作用如脱发、呕吐、抑郁等,它们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具有更出色肿瘤治疗效果的药物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凝集素(Plant lectin)是一类能够特异性识别糖类化合物并与之结合的蛋白质,其多为植物种子和根茎的提取物。植物凝集素的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人们第一次从蓖麻豆的种子中提取到一种能使红细胞凝集的化合物,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植物凝集素~([2])。

    2025年03期 v.37;No.143 86-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癌症患者旅程地图的研究进展

    卢言霞;徐凤娟;邵梅;

    <正>癌症作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2])。癌症治疗与康复周期漫长且复杂,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及社会角色适应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3-4])。患者旅程地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从患者角度出发,分阶段、分主题、全方位地描绘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5])。在癌症患者疾病管理过程中应用患者旅程地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癌症患者旅程地图通过收集癌症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反馈,能够揭示癌症患者在诊断、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所经历的关键时刻和情感变化,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的需求和体验,识别癌症患者在诊疗、护理等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护理~([7-8])。

    2025年03期 v.37;No.143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医学教育与教学研究

  • 3Dbody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的Meta分析

    牛家峰;刘湛;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3Dbody应用于国内医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对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及总成绩的影响。方法 通过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国内近10年有关3Dbody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相关文献,然后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5.4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3篇。3Dbody可以有效提高国内医学生解剖学理论成绩(SMD=1.18,95%CI:0.89~1.48,P<0.00001)、实验成绩(SMD=0.81,95%CI:0.73~0.90,P<0.00001)以及总成绩(SMD=1.06,95%CI:0.91~1.20,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body应用于国内医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025年03期 v.37;No.14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稿约

    <正>《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收录,被评为“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本刊主要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祖国医学、护理医学、调查报告、综述等栏目。一、总体要求1.来稿在内容上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理论上的创新,在表述上应做到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文字简练等。

    2025年03期 v.37;No.143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