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谦;叶道冰;杜荣云;目的 比较TROPIS改良挂线法与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93例,将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的46例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TROPIS改良挂线法治疗4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创口疼痛及创面出血评分、肛门括约功能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创口疼痛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Wexner大便失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法比较,TROPIS改良挂线法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方面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疼痛及出血,并且对肛门括约功能损伤小。 2025年03期 v.37;No.143 7-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  黄磊;唐莉;史宁宁;目的 探讨阿扎胞苷(AZA)单药联合其他化合物组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MDS)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MDS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AZA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AZA单药联合其他化合物组合治疗。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情况比较,P>0.05。结论 MDS患者在AZA单药基础上联合其他化合物组合进行治疗,不仅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而且可改善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25年03期 v.37;No.143 11-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3K]
- 陈静;牟晓明;杨晓晓;李兵;林静;杨兴华;目的 观察比较牙周联合治疗与排龈后直接治疗对龈下型前磨牙颈部非龋性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2例患者的265颗上下颌前磨牙,所有患牙均为颈部非龋性局部缺损且患有牙周疾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牙的病变波及牙髓均同时进行根管治疗后,观察组采用牙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排龈后直接治疗。观察比较24个月后两组牙龈出血、牙槽骨丧失程度及临床成功率(包括继发龋、牙折、充填体脱落、牙髓炎等)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牙龈出血阳性率为3%,牙槽唇侧骨丧失为(2.41±0.86)mm,临床成功率为98.2%;对照组牙龈出血阳性率为50.98%,牙槽唇侧骨丧失为(2.92±0.78)mm,临床成功率为76.5%。两组临床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龈下型前磨牙非龋性缺损患者采用牙周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牙周炎症,减少骨丧失。 2025年03期 v.37;No.14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付民;赵晓东;杨淑娜;李志煜;王桂丽;陈华永;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前衰弱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术前衰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椎管内麻醉组(观察组,60例)和全身麻醉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评分(MMSE)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1天、2天、3天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术后1天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术前衰弱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可减轻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025年03期 v.37;No.14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郑路;郭锦涛;陈名;目的 观察肠套叠患儿应用浅表超声辅助灌肠治疗的复位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观察组65例给予浅表超声辅助灌肠。观察两组灌肠复位治疗相关指标、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位耗时、大便隐血消失、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P<0.05。结论 对肠套叠患儿实施浅表超声辅助灌肠治疗可缩短复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 2025年03期 v.37;No.143 21-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  侯继文;杨英群;李新;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联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4年2月收治的148例乳腺肿块患者,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良性组(86例)和恶性组(62例)两类。比较两组DCE-MR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LMR水平及二者与恶性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的诊断结果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ADC、LMR水平均低于良性组(P<0.05)。DCE-MRI、LMR水平联合检测的准确度(93.24%)、灵敏度(96.77%)、阴性预测值(97.50%)高于DCE-MRI(83.78%、72.58%、82.29%)、LMR水平(83.11%、69.35%、80.81%)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的漏诊率(3.23%)低于单独检测(27.42%、30.65%)(P<0.05)。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中DCE-MRI诊断为乳腺恶性病变比例高于良性病变;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程度患者中,DCE-MRI、LMR水平诊断为乳腺恶性病变占比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0.05)。结论 DCE-MRI参数与LMR水平随着肿瘤良恶性质及患者临床特征的不同而变化,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好地诊断乳腺病变患者的良恶性质。 2025年03期 v.37;No.143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 刘永方;伊涛;许凤云;祝桂强;目的 研究并分析窄带成像(NBI)及放大内镜(ME)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做机会性筛查胃镜检查的患者,针对白光内镜发现食管、胃黏膜发红、糜烂,考虑早期癌或癌前期病变的患者,行NBI-ME检查,并采集活检样本行病理检查,NBI-ME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于符合黏膜下剥离术(ESD)指征的患者,实施ESD治疗,将术后病理结果再次与NBIME结果对比分析,以验证放大内镜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价值。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NBI-ME在上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59例NBI-ME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中50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4例病理诊断为黏膜内癌,1例病理诊断为低分化癌,4例病理诊断为炎症改变。在50例被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中,有35例在我院接受了ESD治疗,术后病理标本的检查结果与NBI-ME诊断完全一致,切缘阴性,达到治愈性切除(P<0.05)。结论 NBI-ME有利于上消化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并帮助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37;No.14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张健;王晓英;目的 探讨影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本院确诊的88例SFTS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50)、重症组(n=26)及危重症组(=1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早期实验室指标及基线特征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降钙素原(PC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比较,P<0.05。AST、Cr、ALT、LDH、WBC、PLT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除PLT、WBC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外,其余变量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CR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及年龄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LT、WBC、AST、Cr、ALT及LDH和SFT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成为预测SFT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2025年03期 v.37;No.143 32-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 王静;秦小瑞;刘洪伟;目的 分析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均接受腮腺切除术治疗,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在腮腺中的位置等资料,探究影响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80例患者术后共9例(11.25%)发生并发症,均为暂时性面瘫。单因素分析表明,面神经游离、肿瘤部位、翻瓣方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进一步显示:面神经游离(OR=8.923,95%CI=1.970-40.424)、肿瘤在耳前(OR=10.306,95%CI=1.960-54.197)、翻瓣未保留筋膜(OR=7.467,95%CI=1.669-33.412)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面神经游离、肿瘤位于耳前及翻瓣未保留筋膜是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2025年03期 v.37;No.14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彭晓瑞;方玉玲;胡艳松;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调节性T细胞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98例,按照患儿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预后不良组36例,比较两组的调节性T细胞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98例患儿,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体温≥37.5℃例数、黄疸例数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CD_4~+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Treg、Treg/CD_4~+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温≥37.5℃、黄疸、CD_4~+水平与患儿预后呈负相关,Treg、Treg/CD_4~+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诊断结果表明,CD_4~+、Treg、Treg/CD_4~+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806、0.881、0.914。结论 调节性T细胞水平可以预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预后水平。 2025年03期 v.37;No.143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牛巧玲;赵剑锋;齐结结;曾凡朕;王志勇;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4例AS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均干预8周。干预后对比两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社交反应量表(SRS)、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及睡眠参数。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ATEC、SRS、CSHQ评分及多数CSHQ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SHQ中睡眠伴随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维度评分比较,P>0.05。睡眠参数方面,观察组入睡潜伏期、夜间及总清醒时间更短,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更高(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团队干预可改善ASD患儿核心症状与睡眠质量。 2025年03期 v.37;No.143 42-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