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直铎;邱茜茜;徐晓敏;
目的 探讨Hunt-Hess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48h内完成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Hunt-Hess高分级(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97例,根据血管介入栓塞术时机进行分组,超早期组49例在48h内完成血管介入栓塞术,早期组48例在48~96h内完成血管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超早期组患者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低于早期组,格拉斯预后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超早期组患者血清丙二醛评分低于早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超早期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均低于早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48h内完成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相关因子水平。
2025年01期 v.37;No.14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 周高领;何庆;刘鹏飞;
目的 回顾性探究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3D-DSA)与二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2D-DSA)引导支架取栓术联合静脉溶栓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均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同时行3D-DSA引导支架取栓术治疗的40例为3D组,行2D-DSA引导支架取栓术治疗的40例为2D组。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量表(MBI)评分、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D组血管再通率高于2D组(P<0.05);术后3d、7d、30d 3D组NIHSS评分低于2D组,MBI评分高于2D组(P<0.05);术后7d 3D组S100β、NSE、NPY、ET低于2D组(P<0.05),NO水平高于2D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与2D-DSA相比,3D-DSA引导支架取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改善生活质量。
2025年01期 v.37;No.141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 王东发;郭大勇;文秀华;
目的 对比两叶法与三叶法直出绿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UE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BPH患者92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A、B两组,每组46例。A组采用两叶法直出绿激光TUEP治疗,B组采用三叶法直出绿激光TUE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残余尿量(RUV)、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术前、术后1 d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肾上腺素(AD)]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术中失血量更低,剜除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与B组术后3个月相比,A组IIEF-5评分更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IPSS、QOL评分比较,P>0.05;与B组术后3个月相比,A组RUV水平更低,BC、Qmax水平更高(P<0.05);与B组术后1 d相比,A组血清TNF-α、IL-6、Cor、AD水平更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效果相当,但采用两叶法更有助于缩短剜除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失血量,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减少对机体内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并发症风险,且对患者勃起功能影响更小。
2025年01期 v.37;No.141 9-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 梁海建;董士海;刘勇;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单钳道胃镜下钛夹牵引尼龙绳缝合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按溃疡面积大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溃疡面积6 mm左右,采用钛夹直接夹闭溃疡面治疗。观察组60例溃疡面积10 mm左右,采用胃镜下钛夹牵引尼龙绳缝合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迟发出血、再次内镜止血发生率等比较,P>0.05;禁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镜下钛夹牵引尼龙绳缝合法可有效治疗9 mm左右的上消化道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且对临床设备要求低,操作简洁,适合基层开展。
2025年01期 v.37;No.141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 赵松涛;杜继伟;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二氧化碳气腹联合艾司氯胺酮预处理应用于小儿腔镜疝气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腔镜疝气手术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10.1~12 mmHg二氧化碳气腹压联合艾司氯胺酮预处理,观察组给予8~10 mmHg二氧化碳气腹压联合艾司氯胺酮预处理。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脑氧饱和度、呼吸力学指标、麻醉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P>0.05。气腹建立前,两组左、右脑氧饱和度比较,P>0.05;气腹建立后10 min、气腹解除后10 min,观察组左、右脑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气腹建立前,两组PET CO_2、气道阻力、气道峰压比较,P>0.05;气腹建立后10 min,两组PET CO_2、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均升高,但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气腹解除后10min,两组PET CO_2、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amsay镇静、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比较,P>0.05。结论在小儿腔镜疝气手术中应用8~10 mmHg二氧化碳气腹压联合艾司氯胺酮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对患儿脑氧饱和度、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并且不会影响麻醉镇静效果。
2025年01期 v.37;No.141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 高敬尧;刘林嶓;丁钦佩;
目的 探讨面部旋转皮瓣修复治疗对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修复的价值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颌面部肿瘤患者102例,均于肿瘤切除术后进行修复治疗,按信封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施行前臂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施行面部旋转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满意度得分、美观度得分、瘢痕得分和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皮瓣制作与吻合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长、经口进食和住院天数比较,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鼻部与面侧颧颊部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血管分布、厚度、色泽、柔软度等瘢痕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睑唇功能部与额部满意度得分比较,P>0.05。拆线后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自主评价得分和医师评价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瓣感染、局部皮肤缺血和血肿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修复治疗中,面部旋转皮瓣修复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围术期指标,减少术后瘢痕,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术后满意度和美观度。
2025年01期 v.37;No.141 21-2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 常胜;杨宏建;张利敏;
目的 探究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和常规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医治的7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角膜塑形镜矫正的35例患者列为常规角膜组,以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治疗的41例患者列为曲面角膜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屈光度、裸眼视力和角膜治疗区偏心量、角膜参数[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角膜散光值(CYL)、表面规则性指数(SRI)]、泪腺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常规角膜组相比,配戴4周后,曲面角膜组裸眼视力、屈光度较高,角膜治疗区偏心量较低(P<0.05);曲面角膜组SRI较高,SAI、CYL较低(P<0.05);曲面角膜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低,泪液分泌量较多,泪膜破裂时间较长(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P>0.05。结论 曲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可改善近视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缩短角膜治疗区偏心量,减少对角膜参数、泪腺状况影响,安全性较好。
2025年01期 v.37;No.14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 翟传战;
目的 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LDH患者7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物理治疗、中医康复技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松动术联合麦肯基疗法。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腰椎活动度、腰椎功能评分(JOA)、SF-36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前屈、后伸、侧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SF-36生活质量评分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对LDH患者实施神经松动术+麦肯基疗法康复干预,可有效地恢复腰椎功能,缓解腰腿疼痛,增加腰椎的活动范围和协调性,提高生活质量。
2025年01期 v.37;No.141 29-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苏霞云;常捷;邵晶璇;江庭秀;覃春捷;陈宏;蒋端凤;
目的 对30例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治疗情况的差异,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30例获得性TTP患者中“五联征”16例(53.3%),“三联征”27例(90.0%),行血浆置换25例(83.3%),死亡15例(50.0%)。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伴有严重神经精神症状、昏迷的比例更高,尿素氮水平更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伴严重神经系统症状、伴昏迷、血浆置换次数<4次、血浆置换前未输注血小板和未早期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与TTP患者较高的死亡率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置换次数<4次、血浆置换前未输注血小板是影响获得性TTP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期应用利妥昔单抗与血浆置换、足疗程数血浆置换治疗以及血浆置换前输注血小板有利于改善TTP患者预后;在及时行血浆置换的情况下,置换前输注血小板可能提高生存率。
2025年01期 v.37;No.141 33-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 王园园;管清一;丁宝苑;张静静;
目的观察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于日间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56例行日间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瑞马唑仑组(R组)、瑞马唑仑+丙泊酚组(RP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52例。主要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包括低SpO_2、低血压、心动过缓、注射痛、体动、呃逆和PONV。其次记录入室平静时(T0)、麻醉诱导后(T1)、喉罩置入后(T2)、宫颈扩张时(T3)、手术结束时(T4)、喉罩拔除后(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_2)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另外记录患者苏醒、恢复以及术后首夜睡眠质量情况。结果与R组和P组相比较,R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RP组和R组低SpO_2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01)。RP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17)。然而,R组的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RP组和P组(P<0.001)。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恶心呕吐。RP组和R组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小于P组。T5时,R组和RP组的MOAA/S显著高于P组(P<0.017),但R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P组和RP组(P<0.001)。三组患者的恢复和睡眠质量情况比较,P>0.05。结论联合应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2025年01期 v.37;No.141 38-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 陈红芬;陈京霞;周菲;
目的 探究外周血miRNA-223在重症肺炎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URB-65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RT-PCR法检测miRNA-223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6、IL-1、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miRNA-223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高危组高于低危组(P均<0.01)。mi RNA-223表达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及28天病死率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外周血mi RNA-223表达水平与重症肺炎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疾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5年01期 v.37;No.141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张东乐;王爱民;李伟杰;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复合系统(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20例,均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结果证实是否发生骨转移,分别纳入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比较两组血清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比较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测方式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NSCLC患者120例诊断未发生骨转移71例,发生骨转移49例;转移组血清CA125、CEA、CYFRA21-1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灵敏度为81.63%(40/49)、特异度为88.73%(63/71)、准确率为85.83%(103/120);ROC结果显示,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及血清CA125、CEA、CYFRA21-1水平联合诊断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95%CI:0.869~0.969),最佳诊断敏感度为87.76%,特异度为88.73%。结论 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及血清CA125、CEA、CYFRA21-1检测联合应用对NSCLC骨转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骨转移的有效方案之一。
2025年01期 v.37;No.141 47-4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正>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建校于1950年,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专科院校,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和管理,接受省教育厅的管理和指导。在长达7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秉持“悬壶济世、孜孜以求”的校训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为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专任教师600余人,兼任教师3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13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37.5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09.4万册,电子图书系统拥有数字图书资源8.5Tb。目前,在菏泽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占地1100余亩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中。
2025年01期 v.37;No.14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
<正>《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收录,被评为“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本刊主要设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祖国医学、护理医学、调查报告、综述等栏目。一、总体要求1.来稿在内容上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理论上的创新,在表述上应做到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文字简练等。2.作者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若所投稿件为课题项目,请在投稿时上传课题立项申请书扫描件,并在稿件中标注课题项目名称和编号。3.所有来稿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不存在抄袭、雷同等学术不端现象,作者署名无争议。请勿一稿多投。二、格式要求1.论文整体格式符合“医学论文的温哥华格式”。2.来稿请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传至投稿系统,暂不支持其他格式文件,如有图片,请在上传稿件的同时,一并上传原始图片(图片像素:258*166)。3.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参考文献(近5年的期刊文献8~12篇)、图表等请按照本刊论文模板的要求进行。4.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学历,职称,工作单位,研究方向。
2025年01期 v.37;No.141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本期数据